安全无小事 生命重如山 ——花港迎春幼儿园安全风险提示
日期:2024-02-19 16:14:12  浏览量:219

居民用火、用电、用气若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、触电、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,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,防止发生火灾、燃气等事故,居民必须了解用火、用电、用气的安全知识,才能主动防范安全事故,避免生命、财产的损失。花港迎春幼儿园在此做出以下风险提示:

如何安全用火

1.不随意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其他火种。

2.外出和临睡前关闭电源,燃气炉具,熄灭火苗。

3.厨房尘垢油污,烟囱及排烟机通风管道等,随时清理,以减少油脂进入通风管内。

4.节庆日遵守规定,不燃放烟花爆竹。

5.检查家中是否存放易燃易爆及其它可燃物品,如家中存放油漆或可燃物品要迅速清理干净。

如何扑灭电器火灾

一、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,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,如:关闭电源和可燃气、液体管道阀门,拆除与燃烧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。

二、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,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。

三、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,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。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该物的燃点以下时,燃烧就停止了。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冷却降温(此方法不宜用于电器失火)。

四、抑制法这种方法是用含氟、溴的化学灭火剂喷向火焰,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,使燃烧链反应中断,达到灭火的目的。

如何安全用电

1.不要购买“三无”假冒伪劣的电器产品。

2.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,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。不要私拉乱接电线,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。

3.检查和修理电器时,必须先断开电源。使用电器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。对金属外壳的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。

4.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。禁止将地线接到自来水、煤气管道上。

5.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,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。

电气线路火灾的主要原因

一、线路短路由于电线本身的电阻比较小,电流就会急剧增大,在极短时间内使导线产生高达数千摄氏度的温度,足以引燃附近的易燃物。

二、线路超负荷电线有一定的安全载流量。如果通过电线的电流超过其安全载流量,电线就会发热、起火。
   三、线路漏电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大地之间有微量电流通过,漏电严重时,漏电火花和高温也能成为引起火灾的火源。

四、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两极间放电的结果;电弧则是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构成,温度可达3000℃以上。架空裸线遇风吹摆动,或遇树枝拍打,使两线相碰,就会发生放电而产生电火花、电弧。绝缘导线漏电处、导线断裂处、短路点、接地点及导线连接松动均会有电火花、电弧产生,它们落在可燃、易燃物上,就可能引起火灾。

五、电缆起火敷设电缆时其保护铅皮受损伤,或是电缆长时间超负荷使电缆绝缘性能降低甚至丧失绝缘性能,发生绝缘击穿而使电缆燃火烧。

如何安全用气

检查用气

一、看——看燃气表

在完全不用气的情况下,查看气表的末位红框内数字是否走动,如走动可判断为气表阀门后有泄漏(如灶具或热水器连接气表之间的连接管、接口等地方)。

二、闻——用鼻子闻

一般民用供气,都对燃气进行加臭(乙硫醇)处理,使燃气带有类似臭鸡蛋的气味,这样易于发现泄漏,所以一旦察觉到家中有类似的异味,就有可能是燃气泄漏。

三、听——听声音

燃气泄漏会发出轻微的“丝丝”声,听到类似的声音就要格外留意了。

四、涂——喷涂肥皂水

肥皂或洗衣粉用水调成皂液,依次涂抹在燃气管、燃气表连接管、旋塞开关处等容易漏气的地方,以检查燃气是否发生泄漏。如遇燃气泄漏,皂液就会被吹出泡沫。当看到泡沫的产生,并不断增多,则表明该部分发生了漏气。

燃气使用注意事项

一、购买选用合格的燃气灶、胶管、气瓶、调压阀等,使用带熄火保护功能的灶具。

二、不擅自改动、改装燃气管线、灶具等设施,更换的气瓶要与管线连接牢靠,并检查是否漏气。

三、不包裹燃气表、热水器等燃气设施及附属管道,不在燃气设施上捆绑、悬挂物品,以免影响密封效果。

四、使用燃气的房间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,做饭、烧水时要有人照看,避免汤水沸溢造成火灭漏气。

五、使用完燃气后,应关闭气瓶阀门、管道与软管连接的阀门和灶具开关。

六、应经常检查厨房燃气胶管是否有老化、松脱现象,发现异常要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、更换。

七、发现燃气泄漏时,要迅速关闭气源,打开门窗通风,不触动电器开关,不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进行燃气泄漏检查。

八、建议安装燃气自动报警和自动切断装置,及时发现和处置燃气泄漏事故。

九、遇到任何燃气安全事故,要迅速远离危险位置,联系燃气公司和物业,严重的可拨打“119”电话报警求助。

安全用火、用电、用气,不仅与每个人自身的生命、财产安全密切相关,也是关乎自己和他人的重要事情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树立安全意识,做好安全防范。